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4期
编号:13171171
手法整脊治疗脊柱源性软组织损伤效果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5日 董偓?杨锐彬?彭俊峰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法整脊治疗在脊柱源性软组织损伤中的疗效。 方法 选取312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三位一体整脊法”治疗组(简称观察组)和正红花油涂擦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156例。于治疗前、治疗3 d,治疗1周分别采用进行疼痛计分、颈椎、腰椎功能进行评分。随访半年,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无复发进行评定1次。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VAS、JOA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自治疗第3天开始,观察组的VAS、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差距进一步加大,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个月发现,两组均无失访漏访,随访率为100%,观察组在躯体功能、整体健康状况得分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16例(10.25%),对照组复发43例(27.56%),经再次治疗后好转。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手法整脊治疗脊柱源性软组织损伤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复发率低,具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整脊治疗;脊柱源性软组织损伤;生活质量;JOA评分

    [中图分类号] R2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4-96-02

    脊柱源性软组织损伤分为椎管内因素和椎管外因素两类。椎管内因素主要是坏死(如椎体结核)、占位(如肿瘤、椎间盘脱出的脊髓压迫)和脊髓(包括上运动神经元)的变性及空洞,这些疾患是以手术减压、微创介入等治疗为主[1]。椎管外因素是椎间孔以外的神经根源性损伤或关节源性病损等软组织损伤,通过手法、理疗、牵引等非浸入性治疗或针刺、针刀、骶疗、硬膜外封闭等浸入性治疗有可能获取疗效[2-3]。科室主要通过手法整脊干预椎管外因素导致的颈源性软组织损伤,观察其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科室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有锥管外因素引发的脊柱源性软组织损伤”患者312例。所有患者按照临床前瞻性研究的病例-对照原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